拉夏贝尔现形:收到监管警示函 业绩下滑又遇质押爆仓
拉夏贝尔因其“未对业绩由盈转亏做出充分的风险提示,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充分、不完整”,近日被上海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而实际上,拉夏贝尔2018年异常业绩修正公告,正是种种蛛丝马迹的体现。
拉夏贝尔上市后,财务问题的警钟越来越响。伴随着上市后的财务数据变脸,公司在门店数量上开始了战略收缩,然而收缩后却出现了费用失控、存货陡增以及应收预付等多项往来款不合理等状况。此外,公司高管频频离职、融资分红前后矛盾、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等现象,似乎也为其存在的财务疑云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的佐证(详见上证报2019年5月15日报道的《拉夏贝尔“卸妆”:逆势亏损背后财务数据多异常》)。
2019年上半年业绩的崩塌与质押的爆仓,进一步暴露出拉夏贝尔“病入膏肓”。那些不太符合商业逻辑的现象,是否该用资本的眼光重新解读?上市前后,拉夏贝尔戏剧性的业绩变化与战略更迭,是否存在IPO之前依靠线下扩张实现收入增长,依靠推迟费用确认、做低成本来优化利润表的情况?凡此种种,还有待公司给出进一步解释。
业绩变脸未做充分风险提示
8月16日晚,拉夏贝尔公告,公司当日收到上海证监局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的公告。
上海证监局指出,拉夏贝尔在1月31日业绩预告中披露的净利润与实际业绩存在较大差异,且未对业绩由盈转亏做出充分的风险提示,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充分、不完整,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根据规定,拉夏贝尔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具体来看,1月31日,拉夏贝尔披露2018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18年度实现净利润同比2017年度减少45853万元左右,同比下降约92%,并在风险提示部分披露“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3月23日,公司披露2018年度业绩预减更正暨业绩快报公告,预计2018年度实现净利润-15576万元。3月29日,公司披露2018年年报,2018年度净利润为-15951万元。
记者查询拉夏贝尔2017年年报,其净利润为4.99亿元。因此如果按照2018年度业绩预减公告所提到的同比减少4.59亿元,2018年度净利润应为0.4亿元。但其实际业绩却是净利润亏损,且亏损近1.6亿元。
另据拉夏贝尔7月31日发布的半年报预告,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将下降超过20%。这点尚在意料之中。令人意外的是,拉夏贝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4.4亿元至-5.4亿元,同比下降286.6%至329%。
然而,拉夏贝尔一季度还盈利975万元。也就是说,拉夏贝尔二季度亏损5亿元左右。
扩张——商业推动还是贪婪驱动?
在《拉夏贝尔“卸妆”:逆势亏损背后财务数据多异常》一文中,记者深层剖析了拉夏贝尔上市后业绩变脸、门店连年异常扩张、公司财务数据诸多反常等现象,而公司费用的失控、存货的变化以及应收预付等多项往来款的合理性等问题,也曾被上交所问询。
在服装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拉夏贝尔曾无视多年来单店销售收入持续下滑的状态,依然坚持狂奔的扩张,高峰时期其门店数量上度逼近万家。上市后,拉夏贝尔业绩开始“变脸”,净利润连续下滑,门店数量随之回收。2018年底,拉夏贝尔旗下共有9269家门店,然而,截至2019年6月底,拉夏贝尔境内线下经营网点较2018年底净减2400余个。由此可见,拉夏贝尔上市前匪夷所思的扩张战略,更像是在用资本购买渠道,强行拉动其收入增长。
2019年的秋天,是拉夏贝尔的“多事之秋”:半年度预亏,实控人爆仓。拉夏贝尔8月7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邢加兴累计质押的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比例99.81%的股权全部构成违约,或将影响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稳定。
有投资者近期在互动平台上提问拉夏贝尔,公司业绩预亏报告中的净利润与实际利润不符,是否有意误导投资者。得到的回复称,公司会依照规定积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另外,有投资者就拉夏贝尔2019年如何扭亏为盈问董秘,得到的回复是,据公司2018年年报,公司将聚焦核心品牌竞争力提升,坚持多品牌差异化发展战略;聚焦线下渠道优化,坚持多种模式开拓国内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