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接收信息、获得知识最重要的渠道。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拓宽了的孩子们的视野。视频超越文本的抽象,让孩子们看见更加丰富多元的斑斓世界。科学家们打破空间局限的线上科普,为少年们解答了诸多未知的谜题。
曾经抱着《十万个为什么》探索世界的少年,终于来到为人父母的这一天。不过,这陪伴了几代人的经典科普IP,已经换了一种全新的面貌,在新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中流传。在抖音青少年模式下,“十万分好奇”频道,不仅汇聚了更多孩子们好奇的问题,还有实验、动画、实景装置等各种视频形式进行呈现,更有院士、科学家亲自作答。这视频版的“百科全书”,极大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播撒下更多科学的种子。
好奇心是人类天性。正是因为好奇心的本能驱动,人类才有探索未知的动力,才能想象更多可能、超越认知边界。尤其是孩子,好奇心伴随着成长的全过程,如果能够有更好的引导和培养,不仅能够更好地挖掘人的潜质,也能为未来科技的进步挖掘更大的潜力。“十万个为什么”短视频版这个“好奇心宝库”,以更加多维的方式为孩子们的好奇心构建了立体的科普体系。
刚过去的儿童节,孩子们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礼物。抖音联合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十万个为什么 ?抖音百科奇妙夜”活动,中科院院士曹春晓、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中国航空学会常任理事张聚恩、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等10位学者发表科普演讲,内容涉及航天、材料、生物、物理、文学等领域。院士学者亲自为“十万个为什么”作答,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来说,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科学养份,还能够获得更多的鼓舞和激励。短视频平台做科普,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梦,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也为未来科技的进步催发了更多珍贵的苗子。
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是呵护他们心中的科学种子。认真回答孩子们“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之问,就能孕育未来改变世界、走向星辰大海的科技力量。当我们总在慨叹好奇心消弭的时候,我们或许更应该多想想:如果好奇心、想象力被视为妄谈空想,如果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总是没有回应,没有好的科普土壤和鼓励天马行空想象的环境,那么好奇心的种子又如何能够生个发芽,科学之树又怎能茁壮成长。
因此,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为好奇心创造更多回答的渠道,“十万个为什么”获得更多回响,那么这些科学的种子未来必然将给人类更多的回馈。令人欣慰的是,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正在孜孜不倦地为科普拓展更大空间、疏通更多渠道,为孩子们的好奇心探寻更好的生长土壤,为他们的心中之问开拓求解之道。
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是问号。激发和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就是为了不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把这钥匙丢了。短视频“十万个为什么”,不仅让孩子们的问号一代接一代流传下去,还通过技术的赋能,让这个问号越来越醒目、越来越鲜亮、越来越迷人。在问号的指引下,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现在直至未来,孩子们或在院士学者们的科普中找到答案,或抱持着对科学的满腔热情持续行进在求解的道路上。而这,就是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价值所在。(文/张可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