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背后的玄机 茅台到底在囤什么?
2019年,茅台大概率会实现“两个一千”——年营收1000亿、股价1000元。
4月24日茅台股价盘中达到990元,5月6日一度跌破900元,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箱体”。但作为价值投资者还是应当更关心基本面,让我们看看茅台酒在囤些什么?
故意囤酒?
因为限制公款消费,茅台营收增速连续下行:2014年、2015年分别为2.1%、3.4%;2016年,个人消费“接棒”,增速迅速爬出低谷,2017年营收582亿,同比增长49.8%;2018年营收736亿,增速降到26.5%。
照此速度,2019年茅台营收大概率可以超过1000亿。
随着扩产项目陆续竣工,茅台基酒产量从2012年的4.2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7.02万吨。
有一个现象很有趣:茅台的产量永远大于销量。
比如2014年生产5.87万吨基酒、销售2.42万吨成品,产销比达243%。
并不是茅台故意囤酒,而是生产工艺要求基酒存放五年以上才能勾兑出厂,故新增产能酿造的基酒不能直接面市。
勾兑之后的成品酒还要储存一部分,那就是越存越值钱的“年份酒”,30年、50年、80年。截至2018年末,茅台库存成品酒1.44万吨,基酒22.2万吨。
别人家的商品堆在库房越来越不值钱——不论是方便面还是苹果手机、格力空调——唯独茅台酒厂不怕产品压在库里,因为越放越值钱。
由于限制公款消费,2014年销售额增速跌至低谷。茅台心中“没底”,所以2015年基酒产量较2014年少了8000吨,2016年才又恢复增长。
2018年产、销量分别为7.02万吨和6.22万吨,产销比113%,库存增加了8000吨。8000吨“没卖出去的茅台”比任何货币都保值。
2013年、2014年,茅台销量连续下滑,但销售额不降反升。2015年开始复苏,销售均价却开始走低,2017年降至97万元/吨。
2018年又出现新情况,销量只增长3.5%、销售额却增长26%,均价回升到118万元/吨。或许这就是茅台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增长策略——稳产、提价。
产品结构背后的玄机
茅台将产品分为两大类:茅台酒、其它系列酒。在限制公款消费那几年,茅台酒销售额占比反而提高到97%以上,近年才有所回落。
2018年茅台酒占比89%,其它系列酒只占11%。说明茅台酒火爆,一瓶难求,才能带动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赖茅等“系列酒”销售。
2018年系列酒销量占比为48%,却只贡献了11%的销售额,为什么不多生产茅台酒?
茅台酒和“系列酒”的区别在于前者酿造原料好些(称为“坤沙”)、工艺更复杂,后者原料差些(称为“碎沙”)。但酿造茅台用的“直接材料”只占出厂价的5%,其中买高粮米的钱还不够买酒瓶。所以,生产茅台酒还是系列酒,高粱米的成本差异不是主要考量因素。
2018年,茅台基酒产量为4.97万吨,比设计产能高32.8%;系列酒产量2.05万吨,相当于设计产能的96.7%。
与此同时,2018年茅台酒销量3.25万吨,相当于本年产量的65.4%;系列酒销售2.98万吨,相当于本年产量的145%。
近二十年来,茅台酒扩产能从未停止。不仅为产能更多的产品,也为了把能圈占的地盘都占了。正宗茅台酒的生产非常“挑地主”,只有美酒河谷的一小段。茅台镇为了给酒厂腾地方大搞外迁,目前镇上只剩1万多居民。茅台酒厂扩大的不仅是产能,更是在“宇宙中心”囤地。
2017年末,笔者到茅台酒厂考察,眼见这段河谷已被“填满”,“友商”想在山坡上找块儿可以“眺望”河谷的地方都不容易。
人才固然宝贵,但还是可以培养的,遵义茅台镇赤水河谷这段宝地却是天赐。即便不出遵义,即便由茅台厂长亲率团队,即便花费十年攻关,即便总理、副总理亲自关怀……离开这块宝地就酿不出真正的茅台。圈占了这块核心资源,茅台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
“十二五”期间,茅台酒及系列酒基酒产量从2011年的4万吨,增至2016年的6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为3.93万吨),差不多每年递增4000吨。目前在建的“十三五技改工程”计划投资35.6亿。
当前茅台酒加班加点超负荷生产,系列酒却在“去库存”,说明前些年的规划出现偏差:低估了国人对高端酒的消费能力,认为公款消费被抑制后廉价的“茅台系列酒”会成为主流。
尽管如此,宝贵的地盘占住了,时机成熟时把系列酒产能“移植”到茅台酒应该不是难事。
“大众奢侈品”
计划经济年代,茅台酒的身份是“国酒”,平头百姓很难拿到。那时茅台价格不算太高,但却是“含权”的。
2008年以来,茅台酒逐步市场化,售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品牌价值,公司毛利润率跃升到95%一线。
2018年,茅台酒销售收入为655亿元,销售成本仅41亿,毛利润614亿元,毛利润率93.7%。
茅台酒毛利润率稳定在95%一线,而茅台系列酒则大起大落。2015年毛利润率“只有”53%(不知有多少工厂梦寐以求),2018年一路飙升至71%,全年毛利润达57亿。还是那句话:茅台火则茅台系列酒旺,两者不是“跷跷板”关系。
茅台酒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部分。2012~2018年,直接材料占比在58%~66%之间波动,直接人工占比则由22%增至29%。
2017年末,笔者赴遵义调研茅台时了解到,酒厂向地方政府承诺不裁人、不降薪,换言之就是不用机器替代人力。当然,尽可能采用人工酿造对酒的口味也有一定保障作用。
手工制造是奢侈品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很难成为奢侈品。
毛利润率高于90%是奢侈品的第二个指标。普通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围绕成本上下浮动。成本10元的商品零售价20元,生产厂商趋之若鹜、市场价格必然回落,甚至跌破成本价。
而成本不到100元的茅台酒(53度飞天),出厂价近1000元,市场上按1499元“厂家指导价”一瓶难求。
“让工薪族喝得起”是茅台管理层多次高调宣扬的“政治正确”的口号,副作用是茅台酒每次涨价都要冒“政治风险”。
回过头来看,工薪族喝得起让茅台成为全球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奢侈品。工薪族攒一辈子钱也不够买法拉利,但每年喝几瓶茅台还是可以的。
决定奢侈品公司市值的根本因素是“群众基础”。
奢侈品厂商梦寐以求的境界是被许多人喜爱,拥趸们一旦具备财力会重复购买。一些大牌奢侈品花费无数心血和金钱取得的效果或许不及茅台。劳力士比茅台贵得多,但茅台一年的净利润356亿,劳力士一年销售额折人民币不到60亿。
2012年“八项规定”实施后,茅台等名酒的销量一度暴跌,短视者认为“茅台完蛋了”。长远看打击公款消费,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品尝,反而夯实了茅台的“群众基础”。
还有一点应当强调:茅台是用来喝的,但茅台不仅仅可以喝,还是绝佳的投资品。
茅台也有力不从心之事
有个笑话,说大熊猫有两个愿:把黑眼圈治好、照一张彩色照片。茅台也有两个心愿:“提直降代”、系列酒成气候。
“提直降代”是从民用航空公司借来的说法。就是提高直销比例,降低通过批发代理商的销售比例。传统的酒类批发代理模式不仅低效落后,而且厂家对经销商囤货、串货及假冒伪劣花很大力气,治理效果却不甚理想。
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崛起,为茅台通过互联网直接把酒卖给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但实际情况却是直销渠道销售额占比起起伏伏就是上不去,2017年Q1为13.4%、Q4冲到14.2%,2018年Q4仅剩下一个零头——2.4%。
酒只有那么多,直销的多了批发商拿到的就会少,岂不是虎口夺食?传统渠道的势力以及他们与茅台及地方政府盘根错节的关系,令“提直降代”异常艰难。
茅台系列酒填补了每瓶(一斤装)一两百元到六七百元这个重要的“空档”,不仅是增加市场份额的进攻,也是对“侧翼”的防御,可谓攻守兼备。
前面讲到,茅台酒保持一瓶难求为伺机提价创造了条件,必要时把系列酒形成的产能转移到茅台酒。可以说,系列酒是茅台囤积的“潜伏产能”。
但系列酒的情况和直销一样,抓一抓就有点起色,比如与紧俏的飞天茅台捆绑销售、给各级干部下达推销系列酒的KPI。但费了这么大力气,系列酒销售额占比仍然在10%一线“晃荡”。
茅台的核心特点在一个“囤”字。苹果不敢囤手机、格力不敢囤空调。微信没法囤用户,不升级叠代不运营,用户早晚会跑光。
茅台却敢囤酒、囤地、囤产能,投资人的对策是囤茅台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