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盈利“怪圈” 健身品牌壹运动该如何补课?
在新三板挂牌的健身品牌壹运动正经历盈利模式的折磨。
4月22日,甘肃壹运动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运动”)发布2018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壹运动实现营业收入3104.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9%;净利润亏损扩大为1692.8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1%。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壹运动连续四年出现归属净利润亏损,且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健身行业力求规模效应。特别是在传统模式下,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是绕不开的槛。也正因如此,虽然诞生在新时代,但模式传统的壹运动有些束手无策。特别是,在渴望盈利中频繁调整、开闭店的壹运动,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导致被频频投诉。
目前,一些APP品牌开始运营线下健身空间,一些共享健身品牌也开始露面。对于壹运动来说,这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补课是必然,壹运动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如何补课:传统的血液中如何植入新基因。
亏损持续扩大
4月22日,壹运动发布2018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壹运动实现营业收入3104.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9%,其中,健身服务收入为2453.03万元,私教服务为616.73万元。壹运动净利润亏损扩大为1692.8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1%。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壹运动连续四年出现净利润亏损,且呈现不断扩大趋势。2015年,壹运动归属净利润亏损474.9万元;2016年,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80.81%,亏损扩大至858.7万元;2017年,壹运动归属净利润跌幅继续扩大至92.68%,亏损金额为1655万元。
对于2018年出现大幅亏损,壹运动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由于健身行业特征——健身俱乐部前期投入较大,固定成本较高,预售会员卡相继在开业后激活,开始在会员卡有效期内摊销确认健身服务收入,导致健身俱乐部前期毛利率极低甚至为负数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门店使得固定资产折旧、租赁费等增长较大,使得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为负数,净利润为负数。
在营收下滑的同时,壹运动的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2018年全年,壹运动营业成本为3706.5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77%。这是由于壹运动新增门店2家,致使门店租赁费、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装修费用摊销等都相应增加。
而期内壹运动管理费用为698.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33%。对此,壹运动分析称,主要原因为公司针对经营状况持续不理想的门店进行闭店处理,相关装修摊销费用一次性计入费用所致,涉及金额约227.76万元。
难逃盈利“潜规则
处于健身服务行业的壹运动,成立于2014年3月20日,是国内健身一线品牌一兆韦德健身西北地区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壹运动通过开设直营连锁健身俱乐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运动健身服务,包括健身卡服务及健身私教服务。
虽然壹运动在公告中强调“成立以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营、采购、选址、服务产品开发、营销等商业模式。”但是,壹运动却依然难逃增收不增利的“盈利怪圈”。
据了解,壹运动主要依托健身场馆(地)健身器材和健身教练等关键资源要素实现盈利。其中,健身房的盈利来源主要是会员卡,私教课程以及营养品、健身服等周边产品收入。在壹运动2018年营业收入中,健身服务收入为2453.03万元,私教服务为616.73万元。而与私教销售业务产生费用为559.27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60%,对于私教成本上涨,壹运动称,是由于公司调整营销策略,大力推广盈利能力较强的私教服务项目所致。
而壹运动的健身服务业务,主要采用直营健身俱乐部的连锁健身运营模式,直营健身俱乐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于公司,对所有直营健身俱乐部的人员、资金进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同时,壹运动还将旗下各门店划分为全民健身店和商业店两种类型。其中,全民健身店主要使用商用健身器械品牌英吉多,适合对价格较敏感的健身爱好者;商业店则引进国际顶级专业商用健身器械品牌PRECOR®,价位相对较高,适合对健身体验要求较高的健身爱好者。
另外,其他业务中包括饮料销售等周边产品也对壹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回顾2018年内,壹运动的其他业务成本产生费用12.38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31.01%,原因为期内壹运动共关闭4家门店,饮料销售减少以及壹运动重新选择了饮料供应商,价格有所调整所致。
在歌华中奥集团总裁王奇看来,壹运动经营思路还是太守旧,门店式的健身体系很难创造好的盈利模式。靠会员卡创造的健身盈利模式很难带来新的、可持续的二次消费。
如何植入新基因
实际上,健身俱乐部起源欧美。其中,美国健身行业起步于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20世纪60年代。在2000年底,美国的健身俱乐部就已接近2万家。
相较美国而言,中国的健身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直到改革开放后,健身运动才逐渐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伴随健身运动掀起热潮,商业健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
之后,健身操在中国迅速流行。2000-2010年,中国健身迎来了快速成长阶段,特别是在历经北京申奥成功,健身消费开始成为一种习惯。2010-2014年,国内健身市出现短期调整——虽然体育消费迎来快速发展,但消费者对健身消费更为理性,且马拉松等其它项目赛事火爆也起到了分流作用,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2014年至今,中国健身行业再次发展,特别是在政策等因素的推动下,健身需求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发展,新型健身俱乐部的出现,降低了健身准入门槛,行业增速倍增,目前我国商业健身市场空间超 300 亿元。预计到 2020 年,健身房市场规模将达到 1230 亿元。
“虽然市场潜力仍然巨大,但是健身行业却较为分散;加之包括新型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互联网+’健身项目等新型健身房逐渐兴起,类似壹运动这样的传统健身房行业痛点开始显现。一方面健身爱好者数量和健身消费持续增加,带动收入增长;更重要的是,很多对健身感兴趣的普通用户没有办过健身卡,对坚持健身的‘困难’估计不足,往往受销售人员的‘蛊惑’办理了昂贵的健身卡,但事后并未消费过几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健身行业发展。”业内人士表示。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郭斌指出,健身行业痛点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俱乐部体现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收费门槛高、后续服务缺失、教练流动性大等。同时,健身行业所依赖的健身器材缺乏知名品牌,诸多国产企业还处在仿制生产阶段,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这也使得用户体验感较差。
实际上,壹运动也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并展开了多方合作。其中,壹运动已与健身设备生产商PRECOR®必确、Spinning等合作;还与浙商银行共同推出联名信用卡;同时,壹运动也与乔丹体育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慈铭体检(甘肃)集团、申欣健康集团、惠安齿科、康美农庄、美年大体检等多行业的品牌进行合作。
壹运动还在公告中表示调整了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减缓新开门店节奏;针对经营状况持续不理想的门店,壹运动进行闭店处理;另外,壹运动正在围绕现有门店及客户资源,增加服务内容,积极与第三方开展合作,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并将在经营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商品和服务种类,增加收入的多样性。
但是对于如何植入互联网新基因,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壹运动,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