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零售正在进入下一个暴利时代,很多人居然不知道!
岛 君 说
中国零售百年进化,从1.0版本到现在4.0时代,一直都有一张无形的网承载着消费世界不断往上飞升。
此时此刻,相信很多人都在讨论着,践行着“新零售”这个话题,但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并不是“新零售”本身,而是如何跳出当局看“新零售本质”。
我们邀请了千米网创始人首席产品经理、正和岛新零售部落秘书长石正川分享在互联网化的热浪中,看“千米网”如何赋能新零售。
分 享:石正川
编 辑:郭光
图 片:视觉中国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特邀主持 常铁永
江苏正和岛执行秘书长、正和岛新零售部落秘书长、正和岛强基因部落秘书长、爱秒赞新零售CEO、南京德劳特沃智慧环保董事长。
本期嘉宾 石正川
千米网创始人首席产品经理,正和岛新零售部落顾问,2003年离开华为,连续电商行业创业,2013年底开始“千米”的创业,赋能零售行业,推动零售线上线下一体化。
什么是中国特色"新零售”
常铁永:今天的话题是“赋能新零售”,想先听听你对“新零售”的“新”是如何理解的呢,到底新在何处呢?
石正川:做零售的人常常挺反对提新和旧的,他们会认为每次零售的革命都没有把传统的零售给真正的消灭掉。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一个时代,新零售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会对中国的零售行业,包括整个经济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常铁永:在中国零售百年进化的过程中,新零售和零售的新旧简体之间是否涉及经济结构本身的转换?
石正川:新零售这件事情最核心的本质可以从很多维度来说。比如有的人觉得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它的本质是互联网IT。
相比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从目前来看中国的零售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特别是美国,他们的品牌定位、供应链都是比较缜密的,而中国,无论是零售商自身的定位,还是供应链整个体系的能力,都略显凌乱。
因为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互联网化,整个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也十分热切,这种拥抱互联网的心态可以帮助中国在新零售界对美国或者日本做出弯道超车。
我觉得有两点可以重复提一下:第一是中国的消费者都是全渠道的消费者,第二是中国的技术环境和产业环境,基于互联网来说是蛮到位的。
比如基于微信体系的会员制体系,无论是微商城还是小程序,现在线下成本体系相比过去,互联网成本是十倍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下降。
所以这一轮的新零售中国会做出自己的特色,并且基于互联网这个大逻辑有可能做出弯道超车。
其实零售也是流通行业,流通行业就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在未来的两三年,中国的供应链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些年里,B2B在更换迭代的过程当中其实走了很多弯路,所有这些弯路对整个产业来说,无论是从认知还是实践上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对于整个产业的帮助还是十分大的。
虽然B2B在纵观大局上来说现在还是比较失败的尝试比较多。
“新零售”拼的还是商圈
常铁永:基于前者,对于“新零售”背后的驱动力,你认为销售场景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和消费者的运营三方面是否是改变零售业态的主要力量?
石正川:互联网这群人对互联网这个新零售的技术其实是比较期待的,但是,总体来说新零售解决方案都没有那么成熟。
大部分的零售从业者对新零售其实非常排斥的,比如夫妻店。
要想真正的颠覆中国百分之九十几的夫妻店,想要他们变成新零售还是要费些周折,想要他们接受互联网支付方式以及消费者习惯扫码购物全渠道购物还是比较难的。
我认为中国传统的零售业者对新零售方面的拒绝,是因为新零售方面没有专业的人才从流量、供应链等层面真正的去帮助他们全面提升整个经营效率、消费者体验,想让他们完全转向互联网技术和经营的套路,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消费者体验、供应链效率以及经营过程当中的效率,本质上就是人、货、场三方面的核心提升,是新零售这件事的核心驱动力。
不管是新零售,还是传统意义的零售,零售的核心本质是没有变化的,不管是客户需求,还是商品服务,或者体验效率,拼的还是商圈。
常铁永:目前很多行业,车辆买卖,生鲜,小型商超,餐馆等都在不断加入“新零售”,请问千米有自己主要的服务行业么?这些商家刚成为新零售的一员时,应该面临很多问题,你觉得这些新成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石正川:我们可以看到,年轻消费者、新兴行业对新零售来说,接受程度高一些。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餐饮、母婴、生鲜包括服装这些行业其实对新零售的拥抱程度更高一些,千米做新零售其实是顺着这个脉络去构建和突破自己的。
在中国,零售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零售的IT的planer们或者supplier们还是基于过去的一个逻辑在迭代自己的系统,已经十几年没有真正迭代过自己的系统了,所有的零售商必须要越过拥抱互联网思维这道心理门槛。
目前,整个中国大环境对新零售还是比较接受的。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那些真正拥抱新零售的行业,他们的翻牌率普遍都很高。
供应链是新零售的重要环节
常铁永:新零售是新的行业创新,千米也是新零售赋能的领头羊。但是现在的新零售市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需求,千米主要是在哪方面进行赋能新零售,来保证有效地实现顾客需求?针对提高“人效”和“坪效”,千米为客户提供哪些方案呢?
石正川:千米跟新零售的那些解决方案有很大的不同。
千米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全面的从人、货、场三个方面去帮助零售商们,千米主要做了三个客户画像和系统,第一个是单店系统,第二个是连锁系统,第三个是分销系统。
在我们的理念里,供应链是实现零售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我们对连锁的理解,千米更加倾向于做三个产品,第一个是做单店,第二个是做连锁,第三个是做上游供应链,也就是分销商的那个系统。
我们对连锁的认知是,把供应链和加盟店撮合在一起的一个平台型的连锁的逻辑。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夫妻店会被一家家的连锁机构给串起来,中国的未来全部是夫妻老婆店也全部是连锁店,这是我们对中国的零售未来的一个判断。
至于连锁,连锁的总部是一个平台,过去它仅仅是一个总部供应链,本质是供应链的组织,但未来它是一个赋能的机构。
供应链也会变成一个组织性的一个供应链,而不仅是简单的一个供应链。
其实,每家公司都是基于自己对未来行业市场的一个假设和判断来做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并不是每个客户画像都能够去适配的。
千米的解决方案比较有特点的应该就是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部分,以及供应链的组织逻辑那部分。
“赋能、连接”是根本
常铁永:一个转型成不成功,值不值得,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看,新零售企业线上线下的周期特征和成长途径与传统对比,千米是如何另辟蹊径,帮助其达到进步效果的?
石正川:如果非要说独辟蹊径的话,其实千米内部有两个核心的关键词,第一个是赋能,第二个是连接。
连接是千米最有特色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未来的很多事情都是通过连接来实现的一个自由的组合。
比如说门店和供应链的连接,连锁总部和供应链的连接以及连锁总部和门店之间,都是一种基于连接的逻辑,根据连接的逻辑实现彼此的一个协同。
所以,连接是千米在整个零售解决方案里面非常重要的核心。
千米对未来的判断是,未来的商业是基于互联网和全共享经济去中心化一些核心理念,大家协同在一起。这是我们的一个认知吧。
如何做好新零售?
常铁永:爱秒赞作为新零售的坚定施行者,还请石总给些建议。
石正川:还要是要坚持玩好客户,玩好供应链,玩好加盟和赋能的逻辑。新零售蛮难做的,真的就是拥有无数的世界。
供应链是这个事情里面最最最核心的,可能它的重要性要占到爱秒赞的60%。
不知道这个群里面有没有盒马鲜生的同学,其实盒马鲜生的系统还是很不容易的,大家去盒马鲜生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感受一下它的经营逻辑。
他有餐饮有生鲜,还有一体化的一些消费者体验。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盒马鲜生的供应链,就会感受到盒马鲜生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大家日常做的零售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常铁永:说到底,无论是零售还是新零售,零售的本质,即商品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和供应链效率这两个核心要素,作为新零售行业的领头羊,千米是如何探索新零售背后的逻辑和道理,寻找新零售的本源要素?
石正川:千米就希望把自己对零售的理解沉淀到系统中去,帮助大家线上线下一体化,同时帮助大家彼此能连接和协同起来。
做这事的过程中,全是坑和难啃的骨头,但是我们希望帮助到客户。
既然值得那就值得死磕
常铁永:据我所知,千米在新零售创业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做这件事的初衷么?我觉得有这样的一个情怀,也是千米一路走来,不断进步,得到认可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千米成功的信心与动力或者说核心精神与价值还有哪些?
石正川:千米没有为学生提供新零售系统了,我们适度试了一下,就停下了。
千米的核心信念就是中国的所有零售都会被新零售所改造。
这里面所涉及的量还是蛮大的,当然会有一半儿以上,我觉得可能会over掉,但剩下来的一批人会过得更好,这就是千米对这个行业的市场的核心的理念。
然后刚才已经讲过我们的做事的另外一个理念,就是大家会协同连接。
常铁永:石总在电商新零售行业早已领头羊,一直学习了解到石总协同千米一路走来也是风风雨雨,您重新审视创业初心,更加专注于电商产品的打磨,更专注电商运营之道的阐释。在这方面,对于石总来说,最关键的最为不忘初心的是什么呢?
石正川:不是领头羊,只是在努力从未说放弃。初心就是互联网化,路径是产业互联网。
常铁永:石总对新零售有着怎样的展望,对千米未来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规划呢,可以大致和我们说说么?
石正川:我提了新零售,我认为它不仅是一个风口,它会是一个时代,所以这是一个值得allin的一个事情,If a thing is worth doing it isworth doing well!(如果一件事值得去做,那就值得做好)既然值得那就值得死磕。
死磕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和客户共同去打磨一些细节,其实这里面值得斟酌的细节很多。
我们走过的弯路也很多,踩过的坑很多,反正就是坚定不移的陪着客户。一直走到我们整个中国在零售行业弯道超车的那一天。